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之家>教育科研>详细内容

教育科研

我们期待真正意义上的师资公平——2016首期校长论坛有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1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6127日,我参加了海安县教育局组织的2016年首期校长论坛,曲塘中学校长孙长青的立足生本,强化师本,凸显学校教育的校本特色,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来自基层的校本特色的冲击,孙校长的讲座有人气,接地气,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又感受到了压力。现就孙长青校长的“强化师本,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说说本人的理解与感悟。
问题一:什么样的老师才能算是一名好教师?即好教师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问题二:我们怎样让教师达到自己心中认定的标准,而非上级或学校指定的目标?怎样让教师心中认定的标准与学校指定的目标合二为一?
问题三:教育的公平首先是师资的公平,可真正意义上的师资公平的美丽愿景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我们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师资公平?
孙校长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最根本的动力。要培养一批好学生,首先就要培养一批好教师。我认为,培养一批好教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教师有识别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任何妄自尊大、妄自菲薄或眼高手低均是培养好教师的绊脚石。2、校园长要具备识别教师特点的能力,任何一叶遮目、任人唯亲或以偏概全均是培养好教师的拦路虎。
如果以上两个条件同时具备,那么。我们就有了开展下一轮师资培养的基础:引领教师制定适合自己又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师德、专业发展目标,创造条件,支持、帮助教师逐步、逐层、逐年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孙校长在好教师培养方面谈了六个方面的工作:立德树人:让教师在高尚中升华;开卷有益:让教师在读书中丰厚;对话交流:让教师在分享中感悟;校本教研:让教师在合作中提升;课题引领:让教师在研究中前行;勤于笔耕: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孙校长这六个方面的概括凝聚了他多少的汗水与心血,我们的多少校园长为了教师的成长不也是呕心沥血愁白了头?总之,不管从哪一方面讲,本人非常认同孙校长的这六个方面的工作,但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加上这样三条:
1、发挥“最近发展区”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用“最近发展区”完成对教师的考核与认定。对于孩子,我们提倡“挑一挑,够得着”,对于教师的成长,此理论同样适用。将“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到教师的培养与考核工作中,不仅能培养教师的自信心,克服教师工作、学习中的畏难情绪,还能有效稀释“酸葡萄”心理在教师群体中的破坏作用,让正能量带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整体优化,并在真正意义上让每一名教师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留住教师从事乡村教育的心。
目前,我们这里制定了乡村教师培训计划、为乡村教师发放了津贴,同时有了委培生五年内不得调动的规定。我真的为我们的孩子感到高兴:计划很美、津贴挺好、五年内不得调动也罢,我认为关键还是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让我们的好教师、让我们的年轻教师能在自己的学校有所建树、有所发展、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让他们的人与心一同扎根乡村,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3、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师资公平。
我们不是先知先觉,我们无法选择自己需要的教师,我们也无法预知一名教师的原有基础与发展潜力,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在教师可能达到的发展区间范围内让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过高的目标、不切实际的计划只能让人望而怯步。我们的教师只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哪怕些许的进步,我们就该从内心去敬佩他们,就该认定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是一名好教师。
我们很多人反对高考的一考定终身,可多年来,又有谁能拿出一个更合理的选拔方案?我们看到的每年的教师招考,不也同样是采取的“分数法”?分数高的可以优先选择心仪的学校?自古以来,又有几人不向往城市或更好的学校?我们的各类评估,又有哪一次不是用
同一把尺子衡量着不同的学校?又有谁能公平兼顾到不同学校的硬质条件和软质基础?好教师不断向上流动,农村学校吃尽千辛万苦,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几个好教师,转眼又是为他人做了
嫁衣?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更古不变的真理!城乡之间的师资均衡,甚至乡镇之间的师资均衡对我们而言真是一种美丽的愿景。
    为了这一美丽的愿景,如果我们能骄傲地对自己说:“作为校长,我们尽力啦!作为教师,我们进步啦!作为学校,我们发展啦!”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名称职的校长,我们的教师团队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真正意义上的师资公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期待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