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之家>教育科研>详细内容

教育科研

大班数学:让谁先吃好呢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1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学情分析】

本次活动设计是基于对大班“比较、排序”这一核心经验的分析和思考,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以《让谁先吃好呢》绘本故事情境为切入口,提升幼儿关于测量排序的经验。绘本中的动物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比较与排序,从高到矮,从重到轻,从长到短。而毛毛虫最后的排序方法让幼儿从多角度感知排序规律,并挖掘自身的长处与优点。

【活动目标】

1.能借助测量工具比较三个以上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轻重,并对结果进行排序。

2.增强观察比较动物特征的兴趣,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认识和肯定自己的优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

物质准备:

1. 希沃课件;

2.动物操作卡片二组;

3.带刻度的绳子若干。

【活动重难点】

能借助测量工具比较三个以上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轻重,并对结果进行排序。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活动,出示桃子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比较动物的特征并描述。

1)出示动物图片。提问:有好多动物朋友也想来吃这只又大又红的桃子,它们是谁?这些动物长得什么样?

(设计理念:以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对动物的特征进行细致观察,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培养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出动物的数量。)

二、借助不同的测量工具比较三个以上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轻重,并对结果进行排序。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动物身高,按从高到矮的顺序进行排序。

1)出示动物比身高图片。提问:桃子让谁先吃好呢?他们决定要比赛,比什么呢?长颈鹿要比身高,谁最高谁先吃桃子。比身高怎么比? 小动物们是用什么来比身高的?

2)引导幼儿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进行排序。

2. 使用测量工具比较物体长短,幼儿分组操作记录。

1)教师启发幼儿使用绳子测量长短,并记录测量结果。

提问:兔子和猴子都不服气,它们也想找找自己身上有什么可以比一比?用什么方法来量动物们耳朵和尾巴?

小结:将绳子第一个格子和尾巴的起点对齐,再把绳子沿着尾巴的形状测量,数一数有多少个格子,就能量出尾巴的长度。

2)幼儿分组自主操作探索,教师观察了解。

3)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小组比赛结果。

(技术支持:辅助教师使用希沃授课助手将幼儿操作过程实时转播,并将幼儿操作记录的结果上传至教师电脑。)

3.用数字记录物体的轻重,并比较三个以上物体间的轻重。

1)出示动物比重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轻重。

提问:犀牛又大又壮,它可以比重量。谁轻?谁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幼儿自由讨论,按照体重从重到轻排序。

(技术支持:教师和幼儿在希沃白板课件上操作排序。)

(设计理念: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及难点,教师利用课件及实时投屏等多种直观信息化手段突破重难点,通过引导幼儿自主观察、使用测量工具、小组合作等方法对动物的高矮、长短、轻重进行比较、排序,鼓励幼儿大胆分享排序结果,让幼儿在理解排序规律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帮毛毛虫得到第一名吗?

2.引导幼儿表述自身的特征及长处。

(设计理念: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帮助毛毛虫获得第一名,即让幼儿了解反向排序的方法,又萌发幼儿帮助弱小的情感,最后结合自身经验从多角度发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幼儿自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